用自然治愈心灵 插花艺术走进特殊教育学校

2021-06-02

每年,上海市黄浦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优质品牌课程,都会被推介到区内各中小学校和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。而插花花艺,是其中受欢迎的课程之一,芬芳馥郁、艳丽动人,无不叩击着那些内心脆弱、身心有恙的孩子们。

自2018年起,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(以下简称“卢湾辅读学校”)与上海市插花花艺进修学校(以下简称“插花花艺学校”)携手,用人间最柔软的艺术来爱护这些特殊人群。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,开设花艺康复课程和少儿花艺课程,并逐步将这些课程纳入到该校的常态化教学课程中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2105230.jpg

循循善诱  用花“疗伤”

都说花是可以疗伤的,更是可以治愈的。当看到上海市插花花艺进修学校的老师金丽婷、李艳立在为这批特殊的学生上课时,才知道,花艺的疗伤和治愈作用是非常巨大的。

“这是小天使,要用手揉一揉,因为小天使们应该有美丽的身段,然后我们来剪一刀,第一根长一点、第二根短一点……”,很简单的动作,他们至少要用常人几倍的时间才能搞定。原来,这是卢湾辅读学校的康复课程:插花。每周四下午都会兴高采烈地来到插花教室上课,看到花花,他们很开心。有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,经常会大喊大叫甚至手舞足蹈,插花课却让他们安静下来;有的会对着花儿深思;有的会把一枝肾蕨慢慢地耐心地揉成弯弯的灵动的艺术叶片;有的会把作品发到朋友圈而其他啥也不发;有的还在街道的帮助下去花店实习。

微信图片_20210602105232.jpg


安全第一 爱的“防控”

为这些学生上课,安全是第一位的。首先老师要防止突如其来的攻击,其次是要确保孩子本身的安全。唐氏综合症、自闭症、智障、残障,各种“小意外”会“意外”地发生,有的孩子一高兴给老师一个拥抱,老师可是会伤得不轻的;看到花花,他们会突然冲进来,防止他们摔倒是大事,撞到相关工具和器皿这种事是坚决不能发生的。

因此,每次上课,两位插花老师天不亮就去市场批花,批到最新鲜的花,提前三个小时来到学校,风雨无阻从不缺席。她们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,然后把水桶、花泥刀都藏起来,不留半点隐患。

两位插花老师还在班主任老师陈振华的指导下,与孩子们联络感情,“让他们听话,是最重要的,听话的孩子肯定是安全的”,两位老师说。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得心应手,她们与这些孩子心心相印了。

微信图片_20210602105234.jpg

  

激活兴趣  用艺“开锁”

陈振华老师说,插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,因为插花是一个精细的动作,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,提高审美情趣,可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。各种特殊情况让这些孩子成了一把把难以解开的锁,两位插花老师手执一把万能钥匙,去打开各种各样的锁。

他们在技艺传授上,要想尽办法把技术的语言化为最通俗的、孩子们最能接受的语言,如“上轻下重”的技法要求,则是大花花长得矮、小花花长得高高的;把需要他们修剪的八角金盘比喻成“剪一个圆圆的绿太阳”,一个步骤不仅反复讲,而且手把手一对一地教,多次重复,激活他们的记忆线,甚至形成一种条件反射,直到爱上插花。在花材的选择上,尽量挑选受这些孩子们喜欢的色彩,浓烈夸张,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2105236.jpg

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,插花花艺学校选派了花艺精湛、品格高尚、乐于公益奉献、热爱特殊教学的花艺老师,由资深教师监督定制教学大纲。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,在花艺造型上有S、L、倒S、倒T、半球型、不对称和对称的花篮等,充满了新鲜感。瓶、盆、篮、异形小花器、木制小方盒、方缸等器皿,也是他们所喜欢的。金丽婷、李艳立两位老师已经完成4个学期 4个班级的教学工作,深受校方的好评。 

卢湾辅读学校教导处主任丁老师说,实践证明,学校把插花作为康复课程是非常正确的,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、改变了他们的审美观,更重要的是有效地稳定了他们的情绪。目前,插花花艺学校的老师,已经对这些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,不论是在感情交流还是授课技巧上都已到一定的境界,使项目顺利实施。插花已成为打开这些特殊群体的心门的万能钥匙。